我想說這個問題純粹就是那些為了賣散酒、沒檔次的小作坊酒提的問題。我這經營酒經常接觸北京、上海的城市有錢人,二三線城市的酒友更多,他們不喝瓶裝酒那都是瞎扯,真以為別人檔次都和農村老大爺一樣,每天三頓酒專挑便宜自釀的農村純糧酒,拿個塑料瓶裝就行。首先我也是大山里長大的農村人,這里并沒有貶低的意思,回老家我一樣也和大叔大伯們端著碗和農村釀的酒,因為那酒有鄉(xiāng)音,滋養(yǎng)人。
經常回來我也帶瓶裝的好酒,也常跟他們說這個好喝些,有時候他們也常開玩笑說你這五六百塊一瓶的酒都沒我這十幾塊一斤自釀的酒好喝,其實不是因為酒差而是他們習慣了這個酒對這酒有感情,說這些話是對自己的肯定,每次收假返程了老頭子也都會暗示我上次你帶的酒不錯,下回回來再給我?guī)c,明面上沒說但心里還是承認瓶裝酒更上檔次,就算家里來客人了拿來一起喝都有面子。
說到城市里有錢人喝酒,城里人對品牌的最求勝過品質,甚至很多人認為名氣大的品牌就是品質的保障,事實上只有名優(yōu)白酒才成立,買名酒頭牌酒主打酒品牌就是品質的保證,你買什么嫡系酒、集團酒、貼牌酒絕大多數買的是品牌的知名度,想要貨真價實有點難,更多的是高溢價低品質,因為這些東西就是雜牌軍,和頭牌酒正規(guī)軍相比沒那么受重視,光是整體素質都跟不上,這點資深酒友體會更深。
農村的純糧酒受地域限制,除了這個范圍可能就少人買賬了,消費群體大多熟人,朋友推薦朋友,圈子要小。現在食品安全人們很重視,人們對小酒廠的擔心并非多余,最起碼你得具備衛(wèi)生許可和營業(yè)執(zhí)照吧,農村釀酒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弄這些東西,消費都基于信任。
現在很多人買不知名的酒考慮的第一條是安全、放心飲用,純糧釀造,絕大多數喝酒人不可能現場去視察生產,那么證照齊全的要求就是門檻,沒有門檻產出的必定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那么買到好的要憑運氣多一些了。
那么瓶裝酒就好了嗎?也不見得就看你選的什么平臺了,現在各大平臺都有賣酒的集中扎堆,唯一不變的是垃圾堆里撿到寶貝,那是走了狗屎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