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凡是看到酒標上有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酒都是茅臺酒,其余的都是茅臺鎮(zhèn)的酒,與茅臺酒廠無關。茅臺國宴上品,人人皆知,名氣響徹大江南北,茅臺酒路今天有八千多年的歷史,為什么茅臺酒名氣那么大,茅臺鎮(zhèn)的地理位置相當有講究,三面環(huán)山,沿赤水河修建,就像一個天然的酒缸,在茅臺鎮(zhèn)上空有多種大量微生物,有利于酒中微生物的生長,其次水質十分好,無污染、無雜質、入口微甜,接著就是茅臺酒的選料比較講究,所選高粱為糯性高粱,就是當地的紅纓子高粱,顆粒飽滿、均勻,加上利用上等小麥制作酒曲,在每年重陽之際投料,采用與眾不同的高溫制曲、堆積、蒸酒等工藝,經過反復兩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發(fā)酵、九次蒸餾,長期陳釀而成,儲存長達三年以上,再進行勾兌調配,然后在儲存一年,才允許裝瓶出廠,整個到裝瓶出廠過程近五年時間,也就是說一瓶剛出廠的普通茅臺酒,已經有五年的存放時間,更體現了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它白酒無法相比較的。
1、貴州茅臺酒是怎么來的?
在下芙蘭一醉,非常榮幸,我來回答:貴州茅臺酒是怎么來的?我想您一定是想了解一下茅臺酒的歷史沿革。那么,我來給您具體的說一說,供您參考,供各位酒友消遣:貴州茅臺酒廠是在1951年11月8日,通過贖買私人作坊的方式,成立的地方國營茅臺酒廠,當時先后購買、合并、整合了三家酒坊:他們分別是成義燒房、榮和燒房、恒興燒房。
那么,這三家燒房又是怎么個情況呢?我簡單的跟大家說一說:成義燒房“成義燒房”的前身是“成裕燒房”,于同治一年(1862年)開設,創(chuàng)始人是華聯輝,華氏兄弟先后經辦鹽務,控制川鹽運銷,在茅臺鎮(zhèn)開設“永隆裕”鹽號,因其祖母彭氏曾在茅臺鎮(zhèn)喝過一種好酒,于是華聯輝為表孝心到茅臺鎮(zhèn)買酒,但是原來的酒坊已經不在了,作坊主人也不知下落,于是華聯輝決定在茅臺設坊烤酒,
后來華聯輝決定將燒房擴大,定名為“成裕燒房”,附屬于“永隆裕”鹽號,不久更名為“成義燒房”。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華茅”,榮和燒房“榮和燒房”的前身叫“榮太和燒房”,于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的。原是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板王立夫合股開設的,但是后來由于各自家族利益和各自目的不同,經過一系列的內部博弈斗爭之后,導致分道揚鑣,最后榮太和燒房歸石容霄的后人王澤生所有。
于是,“榮太和燒房”也就更名為“榮和燒房”,1949年,王澤生死,“榮和燒房”由他的兒子王秉乾繼續(xù)經營。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王茅”,恒興燒房“恒興燒房”的前身“衡昌燒房”,由貴陽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臺開辦。但是由于經營不善,“衡昌燒房”在經濟窘迫中拖了8年之久,到1938年,周秉衡與名族資本家賴永初合伙組成“大興實業(yè)公司”,“衡昌燒房”也被賴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把“衡昌燒房”更名為“恒興燒房”,并擴大經營,最高時達到60多人。
到1947年,年產酒量提高到32500公斤左右,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賴茅”。茅臺酒廠成立是哪一年?1953年,在收購合并了三家燒房之后,國營貴州茅臺酒廠初具雛形,標志著在國營體制的推動下,茅臺酒生產從私人作坊到工業(yè)化時代的邁進,1997年茅臺酒廠成功改制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食品發(fā)酵研究所等八家單位發(fā)起成立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8月,貴州茅臺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11年12月,公司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至今,茅臺國營已經60余年。以上內容僅為鄙人拙見,淺陋之處、敬請海涵,如意見相左,承蒙不棄、期待互動,留言必回!文/芙蘭一醉,翹首以盼與您結緣,在此鞠躬謝啦?。▓D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如何看待茅臺酒的出名之道?
茅臺國宴上品,人人皆知,名氣響徹大江南北,茅臺酒路今天有八千多年的歷史,為什么茅臺酒名氣那么大,茅臺鎮(zhèn)的地理位置相當有講究,三面環(huán)山,沿赤水河修建,就像一個天然的酒缸,在茅臺鎮(zhèn)上空有多種大量微生物,有利于酒中微生物的生長,其次水質十分好,無污染、無雜質、入口微甜,接著就是茅臺酒的選料比較講究,所選高粱為糯性高粱,就是當地的紅纓子高粱,顆粒飽滿、均勻,加上利用上等小麥制作酒曲,在每年重陽之際投料,采用與眾不同的高溫制曲、堆積、蒸酒等工藝,經過反復兩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發(fā)酵、九次蒸餾,長期陳釀而成,儲存長達三年以上,再進行勾兌調配,然后在儲存一年,才允許裝瓶出廠,整個到裝瓶出廠過程近五年時間,也就是說一瓶剛出廠的普通茅臺酒,已經有五年的存放時間,更體現了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它白酒無法相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