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一個產品,做精做強,涉及到企業(yè)運營的方方面面。傳統(tǒng)茅臺酒釀造工藝在茅臺酒的發(fā)展史上,開發(fā)茅臺酒的酒師是陜西人,茅臺酒的定型也是在陜西商人經營茅臺酒的這一時期,這也是茅臺酒長足發(fā)展的時期,當時酒的年產量約170噸,茅臺酒釀造工藝茅臺酒的開發(fā)、定型和前期發(fā)展的經營主體是清代的陜西鹽商,茅臺酒雖然與西鳳酒、汾酒等北酒香型不同,但是從釀造技術上來是在繼承了這些北酒名酒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出了一種新的名酒---貴州茅臺酒。
1、地理標志產品,如何做精做強?
樓主你好。我覺得地理標志產品,應該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特產,要把一個產品,做精做強,涉及到企業(yè)運營的方方面面。從供應鏈到產品的設計,在到價格和銷售渠道等等,都要考慮進去,在此,我和樓主分享一下關于地理產品營銷方面的小知識,即地理標志產品,如何結合自身特點,打造自己的品牌。在營銷上,一般把“地名 品牌名”的營銷模式,稱作“特殊產業(yè)集群”,
比如說是:貴州辣椒、大別山豬肉等等。特殊產業(yè)集群,其特殊性就是:對特定區(qū)域自然資源要素的依賴,從而無法在其他地域進行生產,有學者將其特點歸為兩大類:一是很大程度上,屬于覆蓋性品類,即集群企業(yè)的品牌資產,大于企業(yè)的品牌資產。二是與所屬區(qū)域的獨特資源稟賦認知緊密相連,那么,既然特殊產業(yè)集群有這么多的特點,那么應該如何利用這個特點,進行宣傳?在此,我向樓主推薦“根脈傳播訴求”。
實際上,根脈傳播訴求,是對本地訴求的延伸,本地化訴求信息,通過對特殊符號和象征物的使用,從而與特定的文化和區(qū)域相連。而根脈傳播訴求,在此基礎上,著重強調了傳承與根源,那么,地理產品,如何從本地化訴求,升級為根脈傳播訴求?在地域性訴求中,由于產地、工藝、文化內涵、歷史淵源、原材料,甚至是氣候、水源和土壤,都能成為影響消費者品牌選擇的重要因素。
所以,地理產品,可以充分的運用這些特點,向消費者傳播自己的地理標識、正宗性、悠久歷史或者原產地和行業(yè)內排序等信息,這些信息,都要圍繞你品牌本身的傳統(tǒng)技藝、文化傳承和原產地展開。以此塑造其在消費者認知中的傳統(tǒng)與根源,所以,根脈傳播訴求可以進一步界定為:皆在塑造集群內企業(yè)品牌的傳承與根源形象。并主要圍繞傳統(tǒng)技藝、文化傳承和原產地而開展的品牌傳播行為,
所以,樓主既然是地理產品。在品牌塑造方面,就應該結合當?shù)氐奶攸c和根脈傳播訴求的操作方式,著力打造自己品牌的地域性特點,只要把你的品牌和消費者認知結合起來,讓消費者一提到某個地方的某樣特色,就能想到你的品牌名字,那就成功了。最后,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樓主參考,喜歡市場營銷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定期分享大量營銷干貨,
2、假如掌握了茅臺酒的配方、工藝,能不能釀出一模一樣的茅臺酒?
在現(xiàn)實中,就有一款酒和茅臺酒是同宗同源的,那就是陜西的西鳳酒。清代,陜西商幫壟斷西南井鹽,按照當時清政府的規(guī)定的“川鹽入黔”的經營體制,陜西商人通過赤水河水運把鹽巴運到貴州省懷仁縣茅臺村,上岸后用騾馬馱運至貴州,因此茅臺村商賈云集,成為了貨運繁忙的水陸碼頭。當時有語云:“鹽走赤水河,秦商聚茅臺”,由于大量的陜西鹽商聚集在茅臺鎮(zhèn),這里曾一度改名為“鹽商鎮(zhèn)”、“鹽鎮(zhèn)”,陜西商人來自酒的故鄉(xiāng),大多好酒。
中國的糧食酒,自從有了蒸餾酒后,就分為南酒和北酒兩大類,也可以說是南黃北白,南酒,主要指的是浙江的花雕、太雕、竹葉青、女兒紅等紹興黃酒。它們是中國傳統(tǒng)的發(fā)酵酒;而北酒是白酒,白酒是現(xiàn)代人對蒸餾酒的稱呼,唐代時北酒也被稱為燒春。蒸餾酒問世后,先是在北方流行,后傳到南方,元代以后北酒就專指蒸餾酒,蒸餾酒南酒最大的缺點是最怕?lián)u晃,如動蕩厲害,酒就混濁變酸。
貴州的地貌特征是地無三尺平,要把當時產于江浙的南酒原汁原味運輸?shù)劫F州,難度非常高,蒸餾酒沒有黃酒怕?lián)u晃的毛病,貴州當時的上流社會,要喝到外省的特優(yōu)燒春,尤其是近鄰四川的名酒,并不是件太難的事。但是當時的貴州并沒有什么好酒,茅臺鎮(zhèn)本地人也有釀酒的習慣,這其中既有蒸餾酒,也有發(fā)酵酒,俗稱茅臺春,口味寡淡,非常不合這群北方商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