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菌環(huán)節(jié)是自釀葡萄酒安全的保障。自釀葡萄酒除了要加糖,還有注意控制溫度加糖目的主要是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自釀葡萄酒過程出問題,往往是我們因為太想當然了,很多自釀葡萄酒中毒事件,是由于沒有掌握基本釀造原理,操作不當,在國內,自釀葡萄酒多是家庭式的,釀造方法相對原始、粗獷。
1、自釀葡萄酒原理是什么?
葡萄酒的釀造原理就是用酵母在葡萄中的糖轉化為酒精,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和熱量,所以我們在釀造的時候盡量不要把瓶子封死,封得太死很容易造成爆瓶.選成熟的葡萄,洗凈,晾干,然后在盆中捏破,加入白糖,糖與葡萄充分攪勻后,倒入容器中密封起來,大約二十天后,氣泡減少,汁水變清,這樣就完成發(fā)酵了,然后過濾出來就能品嘗了,酒是越放得時間長味道就越好。
盛酒的容器可以是酒瓶、可樂瓶,也可以是泡菜壇子,但是一定要記住,瓶蓋不要蓋得太緊。第一:釀酒葡萄的衛(wèi)生條件并不是非??陀^,一般葡萄表面帶有大量有益菌,它在一定程度可以和部分不衛(wèi)生菌相互對抗降低衛(wèi)生風險(所以有關專家建議葡萄最好直接帶皮一起食用),同時它表皮的果香和酵母菌對葡萄酒的質量影響非常大,建議挑選優(yōu)質葡萄,直接破碎發(fā)酵,后期經過澄清處理實際上很干凈的.第二:大約二十天后,氣泡減少,汁水變清,就完成發(fā)酵了,過濾出來就能喝了,放得時間越長味道越好,
似乎并不符合邏輯,正常發(fā)酵一般3-7天,結束后看情況盡快分離皮渣,這時的酒叫新酒,很生,一般不建議飲用,最好放置6個月以后飲用,口感方面會協(xié)調很多,但是不是越陳越香,不同酒潛質不同,存放后的變化方向也不同.第三:發(fā)酵容器建議選用廣口瓶最好,避免用塑料瓶,筆者建議的發(fā)酵容器都不科學.發(fā)酵過程中注意定期攪拌(一天兩次左右),這樣有助于氣體交換對發(fā)酵有好處,也降低危險.發(fā)酵徹底結束之后卻要保證滿容密封的哦。
2、自釀葡萄酒能滲水喝嗎?
哈嘍~你好!我是@成都的玲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哦自釀的葡萄酒是可以摻水喝的,同樣是水果,我有一個朋友她老公,給她買了一箱桑葚,然后她就用一箱桑葚來泡酒,酒泡好以后邀請我們去喝,但是我們感覺度數(shù)太高了,喝的時候就加了一些礦泉水進去,但是注意哦,是加在倒出來的酒杯里面哦,不是加進泡酒瓶里的哈。自釀的葡萄酒,除了感覺度數(shù)高加水喝以外,有的時候冰糖加得太多了,倒出來喝的時候如果感覺太甜,也可以加點水進去,稀釋下甜度,
3、自制葡萄酒有毒嗎?
我是小逸,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糾正大家個觀點,不是自制葡萄酒有毒,而是自制葡萄酒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安全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容易爆炸,造成人身安全問題。每年葡萄成熟的時候,很多朋友會想要自釀葡萄酒,一是覺得喝的放心,二是自己親手參與釀造,滿滿的成就感,但是因為設備和原材料有限,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安全隱患。
舉個栗子啦,我們都知道釀酒原理是:糖分 酵母=酒精 二氧化碳,家庭釀造葡萄酒,一般選用密閉的玻璃器皿,二氧化碳過多時受壓力的作用,容易造成瓶身破裂或瓶塞彈出,容易造成人身安全問題。其實,每年夏天都會有類似的相關報道,但是很多朋友都覺得危言聳聽,殊不知危險就在身邊,其次,質量安全問題。很多細心的朋友在觀察葡萄酒背標時,經常會發(fā)現(xiàn)葡萄酒原料中有二氧化硫,
工業(yè)化生產葡萄酒時,會添加規(guī)定以內的二氧化硫抑制雜菌的繁殖。而我們自制的葡萄酒,因缺少相關的抑菌劑,很容易感染雜菌,產生我們所說的“白膜”,另一方面,自釀葡萄酒比較好喝,是因為大量的添加糖。糖分越高,越容易滋生雜菌,葡萄酒會腐敗變質,雜菌代謝會產生很多危害人體的物質,因此自釀葡萄酒經常會出現(xiàn)甲醇含量超標,喝了后輕者會頭疼,嚴重則導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