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學們都喜歡吃蘋果它屬于植物體的什么
是器官
問的是果皮
器官
果皮。蘋果核是種子。種子和果皮合稱果實
植物體的器官,果實
2,1020年是什么朝代
宋朝,中國最富裕的王朝。
唐朝是618——907,接下來就是五代十國,1206年建立元朝。1020年,遼國,大理,北宋并存。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 耶律阿保機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北宋 960-1127 汴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1276 臨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 西夏 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元昊 金 1127-1234 會寧 黑龍江阿城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北宋 宋真宗年間契丹—遼圣宗耶律隆緒(天禧四年)
1020年是歷史上的宋朝(北宋),當時在位的是宋真宗趙恒。
公元1020年是北宋真宗趙恒天禧四年,遼朝圣宗耶律隆緒開泰九年。出生的重要人物有張載、蘇頌,去世的重要人物有向敏中。大事有黨項族首領李德明遷居于銀川,改為興州和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州為惠州。
3,各位大仙求古代詩歌一首要求知道作者內容和喜歡的原因急急急
《涼州詞》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yōu)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三、四句極寫征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兩句,蘅塘退士評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睔v來評注家也都以為悲涼感傷,厭惡征戰(zhàn)。清代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睆膬热菘?,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嘆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zhàn)痛苦之情,謂是悲涼感傷,似乎勉強。施補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悟。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蘇軾《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第一首)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朝蘇軾《惠州一絕》)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 (明代徐《詠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顆冰,露濃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絕》)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無處不荔枝” (郭沫若)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張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蘇軾)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可癡。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白居易《種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陳輝《荔枝》) “飛焰欲紅天” (郭明章《荔枝》) “紅云幾萬重” (北宋鄧肅《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xiāng)亦萌蘗”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還有,白居易說它:“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杜甫贊賞它:“九過瀘戍摘荔枝,香楓隱映石逶迤?!? 六月嶺南龍眼俏,春鳥綠草鳴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