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麥城遺址
當陽市的景點
百寶寨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長坂坡
景點類型: 戰(zhàn)場; 歷史遺址
當陽關陵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季家湖城址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古代遺址
麥城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磨盤山遺址
景點類型: 古代遺址; 歷史遺址
玉泉山
景點類型: 山脈
當陽市附近的景點
漳河風景區(qū)旅游
荊門市, 湖北省. 當陽市東南部 33km
景點類型: 海洋
龍泉公園旅游
荊門市, 湖北省. 當陽市東南部 47km
景點類型: 公園
荊門博物館旅游
荊門市, 湖北省. 當陽市東南部 47km
景點類型: 博物館
三游洞旅游
宜昌市, 湖北省. 當陽市西部 47km
景點類型: 洞穴/洞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排名#6 三峽大壩旅游
宜昌市, 湖北省. 當陽市西部 68km
景點類型: 水壩; 海洋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排名#1 黃陵廟旅游
宜昌市, 湖北省. 當陽市西部 68km
景點類型: 宗教場所
泗溪生態(tài)風景區(qū)旅游
秭歸縣, 湖北省. 當陽市西部 77km
景點類型: 國家野生動物園
鳳凰山古建筑群旅游
秭歸縣, 湖北省. 當陽市西部 77km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萬里長江第一獸旅游
江陵縣, 湖北省. 當陽市東南部106km
景點類型: 古跡/雕像
長生洞旅游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湖北省. 當陽市西南部 127km
景點類型: 洞穴/洞
湯池峽溫泉旅游
保康縣, 湖北省. 當陽市西北部 127km
景點類型: 溫泉/間歇泉
天鵝洲糜鹿保護區(qū)旅游
石首市, 湖北省. 當陽市東南部130km
景點類型: 國家野生動物園
陸羽紀念館旅游
天門市, 湖北省. 當陽市東部 132km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白龍井旅游
安鄉(xiāng)縣, 湖南省. 當陽市南部 133km
景點類型: 地標/熱點
米芾紀念館旅游
襄陽市, 湖北省. 當陽市北部 138km
景點類型: 歷史遺址
鹿門寺旅游
襄陽市, 湖北省. 當陽市北部 140km
景點類型: 宗教場所
錦繡園旅游
襄陽市, 湖北省. 當陽市北部 146km
景點類型: 地標/熱點
2. 麥城遺址怎么樣
麥城 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xiāng)境內,距市平陽鎮(zhèn)20余公里。長坂坡 位于當陽市西南郊。三國古戰(zhàn)場遺址之一。華容道 湖北荊州市拜風臺:又名武侯宮,坐赤壁山東南處的南屏山頂,是紀念赤壁之戰(zhàn)時諸葛武侯在此"設壇臺、借東風、相助周郎"而建。
3. 麥城遺址圖片
麥城位于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zhèn)境內,距市區(qū)玉陽鎮(zhèn)20余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
清同治《當陽縣志》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筑。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西保麥城即此”。
千百年來,城因洪水浸蝕沖刷,流沙覆蓋淹沒,日漸荒廢?,F僅存部分夯土城垣,長100余米,寬10余米,高近10米。氣勢沉雄,頗為壯觀。
麥城作為楚文化的發(fā)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春秋時期,作為當時強大的出國,公元前506年,吳國伐楚,伍子胥為了攻打此城,便修建了驢、磨兩城,“東驢西磨,麥城自破”的諺語就是這樣而來。
后來到了戰(zhàn)國時期,當陽縣設立,其區(qū)域大致是東臨漢水,西抵沮河,南至麥城,北達今荊門中部,到了三國時期麥城歸蜀漢管轄,直到關羽大意失荊州,麥城也隨之成了東吳的疆域。
現在的麥城就是如今的麥城村,麥城遺址也是在麥城村村外的北邊,具體來說是在周倉墓的東邊,麥城村四組的位置。
擴展資料:
敗走麥城: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將關羽失守荊州,退守麥城,在此演出了一場千古悲劇。麥城因此聞名中外。麥城現留有殘垣斷壁。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橫臥在沮水河畔。
公元218年10月,南陽百姓因不堪剝削暴動,宛守將侯音乘機叛亂,致函關羽求助;關羽被陸遜所擒殺。
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
8月,山洪暴發(fā),淹于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
同時派人向附近郡縣策反,荊州刺史胡修、南鄉(xiāng)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fā)動政變;即所謂“威鎮(zhèn)華夏”。
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并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
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后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zhàn)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并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
徐晃到前線后,與曹仁取得聯系,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后,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并乘機打通樊城路線。
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斷關羽糧道,關羽節(jié)節(jié)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劇降;后關羽敗亡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軍,軍威大振,曹操曾議遷都以避其鋒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吳國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占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
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呂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zhàn),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
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
4. 麥城遺址怎么走
麥城在當陽市區(qū)東南21公里的沮水西岸。傳為春秋時楚昭王所筑。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人伐楚,伍子胥為攻此城,于其左右筑驢、磨兩城,故有“東驢西磨,麥城自破”的諺語,麥城的名稱由此而來。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將關羽,遭吳襲擊,潰退于此,故有“關云長敗走麥城”之傳說。
千百年來,城因洪水浸蝕沖刷,流沙覆蓋淹沒,日漸荒廢?,F僅存部分夯土城垣,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氣勢沉雄,頗為壯觀 鄰近景點 : 關陵、 玉泉風景、 長坂坡、 玉泉寺。
5. 麥里城遺址在哪里
羑里城是最古老的地名,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紂王囚禁的地方,是中國最早的監(jiān)獄。
羑里城是一處龍山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文化層七米,羑里城也是我國遺存下來的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監(jiān)獄遺址,是“西伯(即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的地方,周文王名姬昌,是商末周族領袖。他廣施仁政,引起殷紂猜忌,被紂囚于羑里。
6. 麥城在哪里
馬良家中兄弟五人,皆有才能、名氣。劉備占領荊州之后,征辟他為從事。211年,劉備入益州幫助劉璋,后來雙方決裂,于214年,諸葛亮等也率軍入益州去,于是馬良與關羽同守荊州。雒城攻破后,馬良曾書信給諸葛亮:「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應期贊世,配業(yè)光國,魄兆見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于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閑于聽,世服于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wèi)之聲,并利于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鐘期,敢不擊節(jié)!」信中更尊諸葛亮為兄。 后來劉備任命馬良為左將軍掾。不久出使東吳,馬良寫信道:「寡君遣掾馬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勛。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于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愿降心存納,以慰將命?!箤O權對他十分尊敬。221年,劉備稱帝,任命馬良為侍中。同年,劉備出兵攻打東吳,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蠻夷,結果全部蠻夷接受蜀漢官印及封號歸順,一切都在馬良掌握之中。可惜,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被打敗,馬良也遇害身亡。
7. 走麥城的麥城在哪里?
公元219年十月,關羽率兵攻打樊城,東吳呂蒙便乘機占領了荊州。無奈樊城久攻不下,關羽只好撤軍。這時孫權又派陸遜攻占夷陵、秭歸切斷關羽退路。?在關羽回軍途中,呂蒙派人散播虛假消息,導致蜀軍斗志盡失,士兵四處逃亡。關羽陷于腹背受敵的困境,只好帶領家人逃到麥城。兩個月后,孫權派人到麥城勸關羽投降。關羽提出吳軍退兵十里的條件,然后在南門相見。呂蒙答應了他的條件,退兵十里等候關羽投降。關羽及關平趁機帶兵偷偷從北門逃出,呂蒙料到關羽逃走必然會走麥城北邊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伏。關羽率兵到達此處被吳將馬忠設伏而擒,隨行將士也一起被殺,并砍下關羽首級。孫權將關羽首級送于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葬于洛陽。劉嬋繼位后,追謚關羽為壯繆侯。
8. 此地竟是麥城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2、事當決而不決者,愚人也。
3、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
4、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5、龍困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6、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苤?/p>
7、志當存高遠?!T葛亮
8、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zhí)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仲達
9、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R先生
10、(孫策)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p>
11、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曹操
12、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孔明評曹操
1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14、“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唐?/p>
15、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仲達評孔明